作者: 朱万峰 时玉亮 王好勇
出版社: 新世界出版社
出版时间: 2014年5月第1版
ISBN: 978-7-5104-4285-8
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——就是美丽乡村最好的阐释!
中国,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,也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。中华文明源自于农耕,根脉系于农耕,农业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。这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、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农业文明是现代文明、城市文明的根基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。业路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,工业化、城镇化对传统乡村造成的冲击有目共睹:满目疮痍的山体、肮脏断流的水系、砍伐殆尽的林木、农药污染的田地、荒芜落败的古建、人去屋空的古村落、逐渐消失的民俗、日益增多的癌症村、单调乏味的现代村落..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浪潮,提升了物质生活水平,却也毁坏了传统乡村静谧和谐的纯净氛围。信仰缺失、文化沙漠使现代人不知心归何处,难以找寻到曾经的“乡愁”。
面对资源约束趋紧、环境污染严重、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,乡村、 农业和农民何去何从?
从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,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,到中共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人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“五位-体"的总体布局中,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,努力建设美丽中国,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,中央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。
建设美丽中国,重点和难点在乡村。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,努力建设“美丽乡村”的工作部署。农业部在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中也把建设“美丽乡村”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。农业部在2013年初启动了全国“美丽乡村”创建活动,作为农业科教环能工作三大重点工程之一。国家旅游局早在2005年就实施“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"申报工作,还将次年定为“中国乡村游”主题年,并在2010年联合农业部发布《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》。2014中央-号文件《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》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改革的决定进一一步细化。农业部正式下发的《农业部“美丽乡村”创建目标体系》,按照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”和谐发展的要求,以发展农业生产、改善人居环境、传承生态文化、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,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,打造“生态宜居、生产高效、生活美好、人文和谐”的示范典型,形成各具特色的“美丽乡村”发展模式,进一步促进城乡-体化,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,全面优化现代农业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。
《旅游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》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。这是北京九鼎辉煌旅游发展研究院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,推动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研究所做的-次努力。《旅游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》共分九章,二十多万字,以专家和学术的视角,深人研究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、特点、主要模式、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,以期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美丽乡村发展道路,是一 -本富有探索价值的著作。
乡村美则中国美,乡村强则中国强,乡村富则中国富!
美丽中国,从乡村起步。
美丽乡村,让旅游绽放!
是为序!